摘自:《小白杨工作室》
游戏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一定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在小学阶段,游戏是基本教材,占有校大的比重,是小学生将来学习复杂动作和技能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足够的重视。下面就当前小学体育课现状,谈谈游戏教材的处理。
一、忌不分年龄特点安排游戏项目
小学游戏教材是以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进行分类,低年级基础差,一般以简单的活动技能作游戏的主体动作,处理规则简单,有一定情节;高年级要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要求,一般游戏的主体动作难度较大,规则也较复杂,并且竞赛因素明显激烈。因此,安排游戏必须分清学生特点。
二、忌不分游戏的重点难点
游戏作为小学阶段的基本教材,在编排上具备严密的科学性,因此,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够实现教学的任务。在小学阶段,奔跑游戏和球类游戏则是各阶段游戏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抓不放,但是也要兼顾其它游戏。
三、忌游戏讲解不清,示范不准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重点教材之一,它有其组织教学的方法。其中,讲解和示范是关键的环节,如讲解不清,示范不准,就会影响到游戏的质量,最终就没有很好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授课者讲解游戏时,要生动,扼要地说明方法和规则,讲到重要的地方,必须注意准确示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四、忌游戏后不认真总结
有些教师认为:游戏后总结会浪费授课时间,因此,不是免了,就是随便讲几句,其实,游戏后进行认真总结,这是对学生游戏过程的公正评价,优点使学生感到自豪,缺点给学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这对学生有更大的帮助。
五、忌游戏准备不周
没有准备好的课堂是一定失败的,同样,游戏教材课的准备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游戏教材的教学任务,授课前,必须周密准备诸如应用器材,场地选择,标志点的定位,画线以及器材的回收等,都是需要我们准备的,有些由老师准备,有些也可学生协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