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The Magic of the Mask
|
科目: 英语
|
教学对象:高二学生
|
课时: 一课时
|
提供者:郭彩英
|
单位: 山西省沁源县第一中学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内容是外研社高二英语必修五Module4 Reading部分。本课为阅读课型,主要介绍了国外的节日——狂欢节。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狂欢节这个节日的起源、发展史以及庆祝的方式等。根据课文内容用不同的形式来让学生自己归纳,提高阅读技能。由于这课讲述国外的节日,学生会感到陌生,为了引起共鸣,因此要把中外节日结合在一起学习。本课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国外的节日文化。
|
二、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 抓住文章脉络,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表达相关话题、复述课文的能力。
3. 通过与狂欢节相关的图片、节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切身的了解外国文化。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外国的节日,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通过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协作、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相关的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的方法来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来回答问题,训练英语书面表达的条理性。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一)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二学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相比高一阶段,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渐渐形成了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基础:高二学生对高中英语阅读与词汇教学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策略。
(三)任教班级学生特点:本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十分活跃,有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能有效完成课堂任务。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教学策略: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先利用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文章,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细节,了解狂欢节的起源、发展史和庆祝方式。再从整体上把握它的结构,学习用英语归纳以及复述,最后自己去小结上完这节课的收获,使他们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也增加了见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会用英语口语判断别人给出的依据,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
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达到用英语复述课文的能力
|
六、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warming-up(导入)
用 PowerPoint展示一些外国节日庆祝时的图片,然后引出狂欢节这个节日。
|
学生需要辨认出图片显示的是什么节日
|
引入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话题有所了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节课中来
|
Skimming (略读)
Read the passage and decide which topics are mentioned.
1. Different carnivals
2.The origins of carnival
3. Special food
4. Carnival in Venice
|
学生要通过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与文章有关的话题
|
通过略读能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
|
Detail Reading (精读)
1.What is your general impression of carnival?
2.What do people do at carnival?
|
学生要通过认真阅读文章的相关段落回答问题
|
通过精读可以提高学生将注意力锁定在相关段落并正确找出答案的能力
|
Discussion (讨论)
Why was the tradition of carnival revived?
|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来讨论相关话题
|
通过话题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
七、教学评价设计
|
1.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突出了学生活动,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1)略读(2)精读(3)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活动(4)课后的复习和拓展
2.通过任务型教学,引导学生一步接一步从阅读文章表层意思,到探讨深层意思,使学生明白狂欢节这个节日的起源、发展史以及庆祝方式和节日意义。
3.本节课充分利用了多种媒体资源,使学生感兴趣,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
八、板书设计
|
Module 4 Carnival
Reading: The Magic of the Mask
1.What is your general impression of carnival?
2.What do people do at carnival?
3.Why was the tradition of carnival revive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