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说明:
1. 主题:Can you run fast?
2. 课时:1课时(40分钟)
3. 教材:外研版小学英语学生用书第三册Module 6 Unit 1 Can you run fast?
4. 教学内容:
Module 6的主要语言功能是使用"can"询问他人的能力并讲述自己的能力。主要围绕句型Can you…? Yes, I can./ No, I can’t.学习一些日常生活动作以及组合的短语。本堂课是这一模块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教授本单元要求掌握的新词汇、词组和句型。
5.学生情况说明:
所教学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他们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最佳学习英语时期。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情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在教学中设计了孩子喜欢的活动、游戏、chant、歌曲等,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另外,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使学生在表达时语言更丰富。
二、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据此确定了本课时的目标:
1.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时中的四会要求的单词:can、run、fast、jump、high、far、ride并能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正确使用这些单词。
(2)能熟练的听说认读下列短语:run fast/jump high/jump far/ride fast
(3)能够熟练应用句型:Can you run fast/ jump far/jump high/ride fast…?
Yes, I can. No, I can’t.
2. 能力目标:
(1)让学生能用can来表示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2)能顺利朗读课文对话,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建立语感,挖掘学生运用语言的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
(2) 通过活动参与,使学生能熟悉到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培养自强自立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动词短语的认读和应用:run fast, jump high, jump far, ride fast
2.I/He/She can jump high/…句型的扩展应用。
难点:句型Can you…?的答语。学生容易与前面学习的句型Do you…?的答语区别不开。
四、教具准备:
1. 课件、单词卡片、句子卡片。
2. 教材相配套的本课时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Step I.Warm-up (2 minutes.)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s Lu.
2.Chant: Let’s do.
Now, let’s have a chant. Please follow me. (点击课件)
Read, read, read a book.
Write, write, write a letter.
Row, row, row a boat.
Take, take, take pictures.
Play, play, play football.
Play, play, play chess.
【设计说明】通过听听、说说、做做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的距离。同时复习了表示动作的动词,为新知的呈现做好铺垫。
Step II.Presentation (18 minutes)
1. 出示姚明图片,学习can.(点击课件)
T: Now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is he?
Ss: He is Yao Ming.
T: What is he doing?
Ss: He is playing basketball.
T: Yao Ming can play basketball.
Look. I can play basketball, too.(教师打篮球。)
Then read the sentences more and more times.
2. 出示王楠、贝克汉姆的图片,引导学生说:
She can play table tennis.
He can play football.
3.学习词组run fast, jump far, jump high and ride fast和can’t.
(1)出示刘翔图片,学习run fast.
T: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is he?
S: Liu Xiang .
T: Liu Xiang can run fast. Can you run fast?
Ss: Yes, I can.\ No, I can’t.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将句子板书到黑板上,并用彩笔标出问句和答句中的can。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明白can开头的一般疑问句问句应该用can来回答。)
(2)jump high
T: jump high(点击课件出示jump high的图片,教师教读短语jump high.)
T: Can you jump high?
S: No, I can’t./ Yes, I can.
(3)jump far
CAI出示跳远图,师教读jump far.
T: Can you jump far?
S: No, I can’t.\Yes, I can.
(4)ride fast
CAI出示骑自行车图,师教读ride fast几次。
T: Can you ride fast?
S: No, I can’t./Yes, I can.
(5)Look and read the phrases.
Show the word cards and read the phrases several times.
【设计说明】
课标提出要注重学生交际能力训练,而英语的交际功能又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体现的,本环节结合课件中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做动作,既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又在自然真实的语境中直接将所学的语言点展示给学生,起到为后续教学环节做铺垫的作用。
Step III.Learn the text. (8 minutes)
1. Listen and point. Then underline“can, run fast, jump high, jump far, ride fast ”
【设计说明】
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在课本图片的帮助下学习课文和句型。
2.. Listen and read twice.
3. Read the text aloud. (分角色朗读)。
【设计说明】
通过听和课文朗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StepⅣ.Practise. (6 minutes)
Choose and say. Then ask and answer.
e.g. S1:(Choose a word card) I can play basketball.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2: Yes, I can.\ No, I can’t.
Do more activities.
【设计说明】
通过调查这样一个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真正地体验、参与和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Step V. Let’s sing a song. (2 minutes)
T: Now let’s have a rest.
Let’s sing a song, OK ? (点击课件) Ss: OK!
(教师示范,并做动作。(套用“两只老虎”的节奏进行演唱。)
1.Look and read.
2.Listen.
3.Sing together.
【设计说明】
将句型与歌曲相结合,使课堂活动具有了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Step VI. Exercise. (4 minutes)
Copy the new words and the topic sentences.
【设计思路】抄写重点单词及句子,进一步实现和巩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p Ⅶ. 板书设计.
Module 6 Unit 1 Can you run fast?
Can you run fast?
jump far
jump high
ride fast
Yes, I can.\ No, I can’t.
|
StepⅧ Class is over.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主要是能使学生应用句型Can you …?询问能力和能用Yes, I can和No, I can’t.来表达能力。教学目标是是依据新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有规律的设计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倡导学生体验和参与。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及实践能力。
在本节课上我利用了课件和具体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在课件中,我使用一些明星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短语和应用句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让学生到前面来比赛跑步、跳远等,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语言的运用。我觉得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在Practice环节,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和编chant的形式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节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要多研究教材,多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情境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学习效果一定也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