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段晓霞 靳晓斌
体育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每个体育教师理应把握以下三点来促进、归正体育教学生活化趋向。
体育之于生活中的运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景、进行形象化的联想和比喻,彰显体育与生活相联系的必然情结。如老师在武术课上强调平剑和立剑的区别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告诉他们平剑是用来拍黄瓜、立剑是用来切黄瓜丝,既强化了学生的生活常识又牢固掌握了剑术知识。体育教学致力于生活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生活化的首要之虑。
体育之于生活中的启示。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把体育知识、体育场景所衍化的知识延伸和迁移到日常生活,启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思考与理解。譬如,在篮球课堂上,可以有如下的阐释:和篮球接触得越多,我们和篮球之间的感觉就越亲密、和谐度就越高,生活中也是一样,与他人敞心扉、多联系、勤关照,相互之间必定和谐共融。体育教学效力于社会生活中品德水平的提高,是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卓然之笔。
生活中体育的强化。体育课堂之外的其他生活时间,随时随地锻炼身体和巩固、复习课堂所学,达到体育活动无处不在、无处不可的生活气象。生活中享受体育,是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必争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