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杠”教材分析
摘自:《人教社》
(一)单杠运动概述
单杠包括各种支撑、悬垂、摆动、回环、腾越、屈伸和转体等非常丰富的动作,是锻炼身体十分有效的手段,也是竞技体育项目之一。
单杠源于古人类在自然界的攀爬、摆落等生存生活的实用技能。后来德国人把它改变成体育锻炼项目和表演的内容,并列为第一届奥运会比赛项目。
初中单杠教学,主要是在低单杠上完成各种支撑、悬垂、摆动、回环及上法和下法等简单动作练习,用以作为健身、健心及实用性技能训练手段。
单杠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而初中单杠教学与竞技体操的单杠练习是有明显区别的。
从目的上看:初中单杠教学是以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悬垂能力和掌握实用技能,并进行相应的品德教育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追求竞赛和表演为目的。
从内容上看:初中单杠教学是以掌握低单杠的基本握法、悬垂、支撑、摆越及上法、下法为重点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姿势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简单的联合动作,而不是以高单杠的高难、惊险、“飞越”的成套动作为主。
从练习对象上看:初中单杠教学不仅面对男生,而且也面对女生,而竞技体操中的单杠,只是男子项目,女子没有单杠。
从场地器械上看:初中单杠教学使用的器械包括适合不同年龄的男、女生都可练习的低杠、中杠或高杠(高中男生有高单杠练习),杠较细,直径一般为2.6厘米,设备从简,经济实用。而竞技体操中的单杠场地器械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因此,学校单杠教材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实用性、教育性和普及性等特点。
(二)单杠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单杠动作练习,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上肢、肩带、腹背肌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前庭分析器官机能,使学生平衡定向能力得到改善。特别通过各种姿势的“翻身上”、“回环”(如单挂膝回环、骑撑回环、支撑回环等)等动作,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通过单杠动作练习,可以提高腹壁的张力,增强人体适应加速度的能力。在做单杠练习时,腹部的收缩和伸展动作较多(翻身上、屈体悬垂、倒悬垂、单腿摆越、后摆转体下等),特别是腹部肌肉迅速反射性收缩,可以提高腹壁张力。腹壁张力性强,可以防止血液过多流向腹腔,增强人体适应加速度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飞行员、宇航员及海员等所特别需要的。
通过单杠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由于单杠有高低变化要求(有高单杠、低单杠),支撑面窄,杠面较滑,学生重心不稳,易产生害怕心理。做翻上、摆动和回环等动作时,磨手、磨腿,摆越时重心移动较大,常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心理压力。通过单杠教学,加强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特别是女生对克服胆小害怕心理,提高勇气和胆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单杠练习过程中,可逐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通过单杠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还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相互交往能力。
通过单杠练习,学生的握力,支撑和悬垂能力有很大提高,对在日常生活、娱乐和劳动中翻上、翻下,利用物体爬上、爬下等实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单杠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对单杠练习发生兴趣,并积极参与练习。
(2)发展学生上肢、肩带、胸、腹、背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培养悬垂、摆动、支撑、翻转和平衡定向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和自信的精神。
(4)加强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树立安全意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方法。
2.教学内容
(1)低单杠,一单腿蹬地翻身上
(2)挂膝摆动上
(3)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还原成支撑
(4)支撑后摆挺身下
(5)挂膝后回环一周半成挂膝悬垂(男生)
(6)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7)联合动作:
第一套动作
单腿蹬地翻身上成支撑──单腿向前摆成骑撑──骑撑后倒挂膝(或摆动一次)上──单腿向后摆越成支撑──后摆转体90度下。
第二套动作
同上,男生加挂膝后回环一周半挂膝上。
3.教学要求
(1)做翻身上时,注意腹部贴杠,能独立完成动作。
(2)挂膝摆动上的幅度要求。既要教育学生不怕苦,同时又设法不要磨破腘部。
(3)单腿摆越时,注意移动身体重心,摆腿时要高于杠面,完成动作应果断、勇敢、自信。
(4)支撑后摆挺身下,后摆腿要稍高于肩,挺身到位时制动,落地缓冲。
(5)联合动作中的单个动作,要先做熟练,再做联合动作。联合动作主要要连贯,中间不停顿。同学间要做到互帮、互学,提高兴趣、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学单杠教学可安排学习一年、两年或连续学习三年,但必须注意与双杠教学穿插安排。以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悬垂及支撑能力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精神和自信心、责任心,提高自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