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教学叙事的流程
(1)选取课例
学员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备选研修主题中选择一个研修主题。根据选定的研修主题,选择与之相应的讲授课例。
(2)介绍授课情况
利用这次国培中学习到的理念或方法进行授课后,将实施的课例教学与以前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对比,深入挖掘前后差异。
(3)总结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过程,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
注意事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学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学记叙文”而不是“教学论文”。这种教学“记叙文”比传统的教学“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学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作为我们这次国培要求的教学叙事应该多一个要求:与国培的研修主题相结合。
样例如下:
《小羊去春游》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3年级2班课时15课时
(步棸一:选取课例)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的开始,选用取贴饰仿羊跳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预热身体的效果,使学生可以较快地进入角色,感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能更快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本课根据弱智学生的特点,以故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形式引入,以“羊村长”带领“小羊”跳小沟、爬高山、跑平地去春游为教学起点,设疑小沟太宽过不去,让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说出助跑起跳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学习了跳跃。最后通过反复的练习,发展了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了同伴间的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增强同伴间的竞争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知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发展学生模仿想象及自我表现能力,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春游的形式,学生能在情景中学会自然助跑单脚瞪地踏跳、双脚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跳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不怕困难的精神,增强同伴间竞争的意识。
4、心理目标:通过活动,克服恐惧跳跃的心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班级是培智三年级2班,该班有11个学生,轻度智力落后学生4名其肢体协调能力较好,能较好地掌握跳跃的动作要领;中度智力落后学生5人肢体协调能力一般,能基本理解动作要领并经过重复练习可学会助跑起跳;重度智力落后学生2名肢体协调能力差,需要教师的协助教学,并要重复地在今后的教学中来让其有练习的机会才能学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以《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大纲》三年级跳跃教材为依据,从智力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发展需要出发,为增强弱智学生体质、矫正和补偿其身心缺陷、促进康复为目的,以《小羊去春游》为起点,以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跑、跳能力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春游”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参与运动,有利于活跃情绪,激发兴趣。初步掌握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跳远的动作;发展弹跳素质,提高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录音机一台、羊的贴图数个、橡皮筋1条、图示板1个。
(步棸二:介绍授课情况)
六、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整队
2、检查着装
3、宣布课的内容
队形:成一路纵队集合
要求:快、静、齐,听指挥,步调一致,朝气蓬勃。
准备部分
热身运动(仿羊跳)
规则:学生取贴饰模仿羊跳,由一名学生带领其他学生跟跳,必须一个紧跟一个绕半个操场。
练习队形
要求:积极参与,注意同学间不要推挤,注意安全。
1、身体进入准备状态。
2、情绪进入兴奋状态。
基本部分
(一)、示范教学
“跳小沟——爬高山——跑平地”
1、故事引入,学生进入角色
2、教师讲解动作要领边做示范,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模仿做练习。
3、教师巡视。
4、纠正错误动作。
(二)、练习
(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
1、教师以动作口诀指挥“小羊”练习,动作练习先分解后连贯,速度先慢后快;
2、“小羊”自练,教师巡视指导,反馈信息,矫正回授,鼓励进取;
3、增加高度20—30厘米让学生练习,纠正跨跳动作
4、两个一组来比一比,教师讲评动作要领
5、请一位“小羊”示范正确动作,“羊村长”示范错误动作,让“小羊”进行对比分析;
6、提出注意事项
(三)、游戏“狼追羊”
规则:“一学生扮演“狼”,一学生扮演“小羊”。“小羊”在草地上,狼离小羊1—2米,两人一组做“狼追羊”的游戏。“狼”来了即快跑,跳过“小沟”,以跑得快、按动作要求跳过小沟,而不被“狼”捉住为胜。
按动作要求跳过小沟,而不被“狼”捉住为胜。
要求:动作形象,情绪饱满,课堂气氛活跃。
练习队形:成两列纵队
X X
X X
X X
X X
X X
△
(1)独立练习(目的:个别教学)
(2)比一比(目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要求:
1、自己体会动作;
2、两人一组互帮互学、互检互评;
3、示范正、误动作,对比分析。
4、认真听老师讲解。
5、两人自由结成一组参加游戏。
6、注意安全。
结束
1、放松操“幸福拍手舞”(配乐)。
2、小结本次课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提出希望;。
3、收拾器材。
(步棸三:总结反思)
七、教学评价设计
这节课的教学评价是要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根据智力落后学生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感染等特点,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化的故事情节之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创设的情景中给学生在课堂上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健康的成长。在学习中达到了,巩固学习动作,提高身体的灵巧性;增强参与群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友爱、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八、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上好低年级体育课需要教师运用适合智力落后学生身心年龄特点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掌握所学技术。纵观整节课,我认为自己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第一、教学方法、问题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体验,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练习、对比、游戏使学生发现动作最佳方法,知道了起跳时要单脚起跳。
第二、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学生感兴趣的动化形象喜羊羊里的羊来设计问题,。我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所提出问题有一定生活经验,由此导入更容易学生接受。学生在主动实践中提高了跳跃能力,发展了身体素质。
但是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例如,落地时要双脚落地,屈膝缓冲。我没能很及时地提醒学生,学生大部分跳完站在原地,这样膝关节容易扭伤。所以,以后再遇到这样情况,我会把课堂秩序和规则严格贯穿于每一个环节,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规则、制度以安全练习为前提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