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因为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法,许多教师常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之感。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进行了一些片段作文的训练,通过多种片段练习,既可以进行炼词、造句、仿写等多方位的写作训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一、题目类型——连词成句
【训练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词意,并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词语。
【题型示例】用以下给出的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写一段话:窗扉,容颜,柔软,疲倦。
【学生习作】阳光透过窗帘偷偷地落在地板上,窗扉也被映得红亮。突然,一抹亮绿映入我的眼帘,原来是小草醒了,它正伸展着柔软的腰肢向我们问好。太阳也洗了一把脸,微笑着向我们展示它慈爱的容颜。
二、题目类型——扩写语段
【训练目的】围绕一个主题,发挥想象、联想,丰富语段内容。
【题型示例】扩写下列语段,力求使语段形象生动。
阳光泻下来,尘埃飞扬,天空飞过一群大雁,这时真美!
(提示:首先应总结段落主题——这时真美;接着找段中涉及的事物——阳光、尘埃、空中的大雁;然后发挥联想、想象,丰富语段内容。注意突出“美”这一主题。)
【学生习作】清晨第一束温暖的阳光从鲜红的太阳上泻下来,我抬头仰望,天空如海一般广阔。透过太阳的光芒,可以看到夹杂在其中的点点尘埃。天空中不时飞过一群群大雁,它们醉心于那年复一年的跨越千里的旅程,似乎正享受着其中的快乐。在迎风扑面的惬意中,我闻着玫瑰盛开的芳香,体会着大自然广袤博大的胸襟,感觉这时真美。
三、题目类型——仿写语段
【训练目的】熟读语段,分析原语段的写作思路,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创设新的情境,完成片段作文。
【题型示例】仿照下列片段写一段话,表现一个人物的特点。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节选自鲁迅的《故乡》
【学生习作】这便是我的父亲。他高高的身躯被岁月压弯了,像极了虾米;脸上有愁苦劳累刻下的皱纹,有太阳涂抹的颜色;眼睛深陷,颧骨隆起,经年的劳作使他瘦了许多。他光着膀子,一条毛巾随意地搭在肩上,毛巾已经被汗水无数次浸透,又被风一次次吹干。一条短裤被庄稼的汁液染上了片片“云朵”,没办法再洗下来了,可他还是舍不得扔掉。他那双握了多年犁耙的手,农闲时修自行车,做木工活,做弹弓逗外孙开心……
四、题目类型——情境作文
【训练目的】学会观察生活,记真事,述真情。结合实地、实情、实景,马上创作,描真境,表真情。
【题型示例】在放假前的十五分钟,教室里的学生们“身在曹营心在汉”,纷纷偷偷收拾东西,眼睛不时地望望窗外。于是就有了“五分钟”片段作文《放假前奏曲》。
【学生习作】快放学了,环顾四周,所有的人都已蠢蠢欲动,看着手表指针一秒一秒的过去,我们都已做好冲出教室的准备,就等那一声神圣的下课铃声。五秒、四秒、三秒、两秒……我的心跳在加快,热血在澎湃。当期待中的下课铃响起时,我们定会蜂拥着冲出教室,挤过道儿,跨门槛儿,下楼梯……铃声未落时,教室里早已空无一人了。我们的“放学速跑”几乎可以赶超刘翔的110米栏的速度。
片段作文训练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作者单位:河北辛集市田家庄中学 曹纯 张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