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江】鉴赏小说的结局
作者:高中语文B二班 陈婷 发布者:学科专家 来源:2012浙江项目 发布时间:2012-04-17
学习完《高中中国短篇小说阅读教学研究》这门课程后,请你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自己组合一个小说单元(如外国小说单元),列举出每篇小说的题目,并说明这样组合的依据。
本单元小说篇目:
《祝福》【中】鲁迅
《边城(节选)》【中】沈从文
《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
《山羊兹拉特》【美】辛格
组合依据:
1、结局作为小说情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读者在阅读小说时最关注的情节之一,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也常把小说的结局作为出题的对象,让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结局能更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
2、 小说的结局大致可分为四类:
(1) 出人意料的结局。
例如:欧·亨利的经典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小说的主人公贝尔曼,在听完苏讲述室友的事情后,冒着暴雨的夜里,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珊拥有生存的意志,而自己却从此患上肺炎,去世了。学习此篇小说能让学生较直观地了解出人意料的小说结局所具有的欣赏价值:从结构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 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例如:鲁迅的《祝福》中所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祥林嫂,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经历了丧夫和丧子后,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鲁镇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这样的结局令人潸然泪下,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当时的封建社会本质。
(3) 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例如:《山羊兹拉特》的结尾:兹拉特摆脱了被屠宰的命运,和勒文一家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这样的结尾,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了美好的人性,体现了作家的悲悯情怀。
(4)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例如:《边城》的结尾那句话引人深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味。
3、选择的这四篇中外经典小说,结局可谓各不相同,组合这样一个小说单元,是希望学生在思考小说结局意义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