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音异义词的使用在语言交际中是一普遍现象,也是产生歧义的主要语源之一。但另一方面,同音异义词又常常被用作双关语而达到幽默、讥讽的效果。本文首先简要论述其分类,然后重点分析同音异义词的歧义现象和修辞功能及其在广告中的广泛运用,最后探讨同音异义词的歧义与双关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同音异义词;歧义;修辞;教学
1.引言
同音异义词是语义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会话与交流中,同音异义词之间由于形似,音似往往会产生歧义,引起误解。但另一方面,如果巧妙地运用同音异义词,会给会话和交流带来幽默、诙谐的效果,便可呈现语言的一种重要修辞手段---双关语。尤其在广告、脑筋急转弯以及网络用语中,人们常常利用同音异义词来制造广告效应,透视哲理,表达祝福,其运用也是相当广泛的。因此本文将首先简述同音异义词的分类,然后重点结合笔者平时所收集的例证来分析同音异义词的歧义现象与修辞功能,并谈谈其在教学中的运用。
2.同音异义词的分类
在语义学上,同音异义词传统上分为四种:
(1) 完全同形异义词,如:bank(岸边)与bank(银行);
(2)同音异形异义词,如:piece(部分)与peace(和平)都读[pi:s];
(3)同形异音异义词,如:bow [bau] v.鞠躬;bow [b?u] n.点头;
(4)同形异义词,如:saw v.(see的过去式)与saw n.锯子。
这些分类法都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也是比较传统的分类法(邓万勇,1994)。
3.实例分析同音异义词带来的歧义与修辞效果
无论是英语、汉语还是其他语种,同音异义词在语言交际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方面,它可能会带来歧义,让人误解。另一方面,人们会有目的、有意图地专门运用它们从而达到一种幽默、嘲笑与讥讽等效果。
3.1 同音异义词与歧义
歧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而导致歧义的诸多因素中,同音异义词是其主要语源之一。而且词性相同的同音异义词带来的歧义程度往往大于词性不同的同音异义词。如:
⑴ She can’t bear children. Bear 在此可作动词“生育”讲(give birth to), 也可作动词“忍受”(stand)讲。在单独一个句子里,没有相关的语境,这两种解释都是可以的。
而词性不同的同音异义词带来的歧义效果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消除的。如:
⑵ two to two (时间表达法):两点差两分。Two是数量词,to是介词。这句话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无歧义可言。
3.2 同音异义词与修辞
当同音异义词被用来制造歧义的幽默效果时,谐音双关是其主要的形式之一。双关语(pun)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让一句话有着两种以上的理解,从而使语言生动、有趣,也可达到嘲笑、讥讽的效果。如:
⑶-Why is the river rich?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Bank有“河岸”和“银行”之意。这就是一种利用bank的一语双关给人启发,从而找到谜底。再看马红军(2000)对它的翻译:
-为什么河水很富有?
-因为它总是向前(钱)流/因为它年年有鱼(余)。
译者运用双关语“前(钱)”和“鱼(余)”,让译文妙趣横生,再现了原文之幽默,令人拍案叫绝。
在现今的网络时代里,人们通过手机、电脑也不时运用同音异义的修辞效果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无尽享受。
⑷祝大家在 2008年里有:
“鼠”不尽的快乐!
“鼠”不尽的收获!
“鼠”不尽的笑容!
“鼠”不尽的幸福!……
乍一看还有点蹊跷,细细想来2008年是鼠年,而这祝福语便是利用“鼠”与“数”的同音,制造一种诙谐效果,祝福朋友们在鼠年里有数不尽的快乐与幸福。其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创意,令人哑然失笑。以上祝福语通过“双关”不仅带来了祝福,还给人一种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调侃的语气也油然而生。
3.3 同音异义词与广告
当同音异义词用作广告语时,更可见语言的“艺术”功能,利用其谐音,巧使歧义,会增加广告的招客价值(attention value)和易记价值(memory value)( 戴小汇,2000)。例如:
⑸A deal with Diel means a good deal.
这是一个“同音异义”和“一词多义”相结合的例子。其中的“deal”与“Diel”同音而不同义。“a good deal”既可以理解为“划得来的买卖”,又可理解为“很多”。此广告可理解为“与Diel 公司做买卖,件件货真价实”或者“与本公司做买卖,保您财源滚滚”。
有的商标甚至也使用双关语。
例如,美国一家眼镜厂以三个英文字母 “OIC” 为商标,构成一副酷似眼镜的图案,这已属别出心裁。但如将这三个字母连读,正好是这样一句话 “Oh, I see!”,(哦,我看见了),正好风趣地点出了眼镜能增进视力的特点(花爱阳,2002)。
4.同音异义词与教学
通过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同音异义词可带来歧义,同时也是双关语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同音异义词就难掌握。平时在进行语言交际时,我们是处于一定的上下文、一定的情景中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背景知识来消除误解,领会其幽默。而在教学中,也有不少教师把同音异义词编入一个句子,一段话中,让其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同音异义词。以下例句来自于一英语培训班的教学中。
To help with planting, the farmer taught his sow to sow. (前面的sow为“母牛”,后面的sow为“播种”)
The present is a good time to present the present. (第一个present:现在; 第二个present:呈现;第三个present:礼物)
It depends on whether the weather is fine or not. (whether:是否;weather:天气)
Look, there are a pair of pears in the basketball. (pair:一对,一双;pear:梨子)
而在教少儿英语时,那就更应该讲究策略,讲究方法了。应多多发挥语言中一些利于易读、易听、易背、易用的潜在因素。而在市场上,不难发现不少光碟,少儿读本里都有用同音异义词编成的儿歌、小诗等。如:
[ai]是“我”也是“眼”,(I, eye)
[blu:]一“吹”天就“蓝”。(blew, blue)
[mi:t]是“肉”和“遇见”,(meet, meet)
[mis]“小姐”真“想念”。(Miss, miss)
[pi:s]“和平”是“一片”。(peace, piece)
[ hi?] “这里”听一“听”,(here, hear)
(林新,2004)
这首儿歌巧在每句开头都是一组同音异义词,并且整首诗压尾韵,读来琅琅上口,让小孩学英语时易读、易记,从而会让他们从小就了解到英语的奇妙,趣味,进而也会起到提高
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5.结语
由此可见,同音异义词在英语、汉语中都是一普遍的现象,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活。而人们利用同音异义达到幽默、诙谐、嘲弄等效果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尤其在广告语中,其语言的这种“艺术”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在教学中同音异义词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修辞效果会让学生深受到启发,增强兴趣,打破死读的乏味方法。让丰富多彩的语言为生活增添乐趣。
参考文献:
[1] 戴小汇. 英语同音异义词及其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2000(01):31-34.
[2]邓万勇. 英语同音异形异义词词典[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3] 花爱阳. 浅析英文广告的语言特点[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84-87.
[4] 林新. 英语同音异形异义词速记歌[J]. 聪明泉(少儿版) , 2004(02).
[5] 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